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在美国,他为何不马上回国,却跑去了欧洲?

频道:历史收集 日期: 浏览:352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8期:

前面讲到了四川保路运动,该事件也成为了压倒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紧随其后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了……

其实关于辛亥革命的定义是有两种说法的,大家印象中的辛亥革命是从武昌起义开始算,一直到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束。另一种算法则是从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算起,但结束点是清朝灭亡,宣统帝退位。

但这个时间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明明在美国,他为什么不马上回国指挥战斗,却又跑去了欧洲呢?

而且,孙中山人都不在国内,人们却都说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8期: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何海外的孙中山抢了头功,看看他都干了些啥?

fcfaaf51f3deb48f9be4023800d8cf2e2ff57892[1].png

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些年来,孙中山都在干什么?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这里也是当时的清朝对外交往比较密切的城市,因为家庭原因,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香港、澳门都待过一段时间。

他在香港学医的那段时间里,跟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合称“四大寇”。所谓的“四大寇”,其实就是他们几个是反清分子,比较崇拜洪秀全,鼓吹共和。

但其实这时候的孙中山对满清还是抱有希望的,希望清廷能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以此改变国运。因为当时的李鸿章名望最盛,所以在1894年1月份的时候,他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叫《上李鸿章书》。

大家记住这个时间点,正好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到该年的7月份甲午战争就开始了。而6月份的时候,孙中山就曾到达了天津,渴望跟李鸿章见一面,但是并没有如愿。

可以得知,在甲午战争还没开始,大清国运还算昌盛的时候,孙中山就提出了变法,比戊戌变法要早四五年时间。但也是他最早看出来,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后来他也就没有再寄希望于清廷的变法。

这之后,孙中山就放弃了变法图强,开始转化为以革命“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同年11月份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主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期间曾秘密组织广州起义,但失败了,1905年在日本创办了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由此组织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二、

就这样,孙中山早早地上了清政府的黑名单,一旦被抓到,不被凌迟都算是便宜了他!


实际上在国内的革命党人,只要能跟孙中山挂上个号,基本都可以以大佬自居了。毕竟有号召力有威望的大佬,清廷也不是傻子,早早就在通缉了,除非躲到深山老林,否则被逮捕,那是迟早的事。

这也就表明了,孙中山是不可能长期在国内待着的,有些起义事件也就不能亲自指挥了。即使这样,在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还是跑回国,亲临前线参加了战斗。

实际上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别说大哥孙中山不在场,二哥黄兴,三哥宋教仁,都不在场啊。但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没有这些人铺路,根本就不会有武昌的第一声枪响。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领袖是不能随便到一线的,他坐镇大后方指挥就行了。他们眼睛盯着的是大方向,而并非是一两场战役的成败,武昌起义也属于这种情况。

想想决定楚汉命运的垓下之战,刘邦也没有到前线嘛,还有解放战争时的三大战役,最高领袖也是在坐镇后方的。即使俄国的二月革命,列宁也没参与啊,但不妨碍布尔什维克上台,随后就在十月革命中彻底掌权。

在美国的孙中山得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马上回国指挥战斗,而是立马出访英国:

“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尊爵之间,所得效力更大也。”

三、

那么孙中山为什么不马上回到旧金山,并快速从太平洋回国,反而跑去欧洲了呢?

其实有一点孙中山跟伟人(毛)是不同的,前者太过迷信会党,并不怎么相信军队,而后者则是宣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特别强调军队的重要性。

而且就发动群众来讲,孙中山也是不怎么重视,所以,革命一爆发,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争取群众的拥护,而是选择抱西方列强大腿。

当然,就当时的环境来看,也由不得他不这样想,毕竟十年前的庚子之变还在隐隐作痛。当年那些“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拳民,可是让西方列强恨之入骨,这也是清廷并没有分崩离析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样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族自信心丧失,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洋大人们,高兴不高兴?

毕竟对于西方列强来讲,维持自己利益最大化才是关键,显然,维护清廷的统治符合这一利益。

所以,孙中山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说服西方列强,让他们明白,这次武昌起义跟义和团是完全不一样的,以此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首先就是让西方列强们不要把这次革命当成第二个义和团事件,从而引发各地使馆或者租借地恐慌;其次,不要因为恐慌,就因此出兵对革命进行干涉;最后,更不希望他们暗中资助清政府,以此镇压革命。

事实证明孙中山的选择并没有错,武昌起义爆发后,当时俄德两国驻汉口领事,听说是拳匪捣乱,第一想法就是援助两湖总督瑞澄以对付革命军。

四、

要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有影响力的并不是一个,孙中山为什么其他国家不去,独独选择了英国呢?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真正对大清有影响力的其实就六个国家,分别是英、日、美、法、德、俄。

其中满清政府比较亲德国和俄国,中日战争之后,俄国就是满清政府极力拉拢的对象。虽然日俄战争后,俄国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还是能一定程度遏制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蔓延。

这两个国家是反对革命,支持满清政府的,所以,孙中山也在他们的通缉范围内,没必要做无用功,搞不好还羊落虎口。

美国和法国是支持革命的,其实也跟他们国家的性质有关,毕竟他们自身也是通过大革命才走向共和的。

而对于英国和日本来说,就比较复杂了,之所以把这俩国家捆绑在一起说,就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之前这俩国家就订立了同盟关系。由于日本在华利益最大,很多时候,英国做决定也是听从日本。

但对日本来讲,自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共和的中国,虽然日本民间很多人同情中国,甚至也资助革命党(同盟会就是在日本成立的啊)。但也有大批掌权派并不认为共和的中国对日本有利,有人就讲了:

“目下世界已有美国为共和国,如再听任中国亦为共和国,则被夹制在中间之日本帝国,其前途究将如何?”

其实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当初日本丧心病狂地发动珍珠港战争拉美国下水,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五、

所以,如果能说服英国,通过英国再来压制日本,那么辛亥革命就成功了一半!

孙中山这次出访英国,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当然也取得了几大胜利成果:

第一条就是前面讲的,说服了英国给日本施压,迫使日本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支持满清政府;第二条就是说服了英国,取消了英国所属的各国对孙中山下达的放逐令,使其可以在这些国家行走畅通无阻;第三件大事则是直接影响到了革命的成败,那就是以英国为首的四大银行,停止向满清政府借款。

尤其是第三条,当时满清政府以粤汉铁路修建为由,借款一万万元,钱都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要交付了。再就是币制借款一万万元,当时满清政府也已经跟四大银行签约,正拟发行债券募集中。

事实上后来清廷一蹶不振,跟财政空虚有很大的原因,如果这批钱到了清廷手中,必然给革命军以重创。要知道后来的革命军,也正是因为军费问题,停滞不前,不得不跟袁世凯妥协。

后来南北议和的时候,孙中山就担心西方列强再次给满清输血,就提出过约定:

“国民会议未解决国体以前,清政府不得提取已经借定之洋款,亦不得再新借洋款。”

停战时间长了后,又担心情况有变,开会时还在强调袁世凯可能会借款的事宜:

“民军令不允迁延解决此事,尽恐袁世凯利用时日筹借外债,以固清军之地位也,是故下星期日停战期满,或不再行展期。”

由此可见,孙中山当初没有急着回国,而是选择绕道英国,实际上是相当英明的决定,等于是开辟了第二战场。

但他没有及时回国也有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就是革命军缺乏一个强大的领袖,时间久了后便四分五裂了。以黎元洪为首的湖北派跟以陈其美为首的上海派就纷争不断,关键时刻孙中山及时赶到,这才有了南京临时政府,才有了能跟清廷谈判的唯一领袖。

当然后来南北两派都开始支持袁世凯,这是后话了,这里不提……

不管怎么说,孙中山被称为国父,并非夸大,毕竟当时的他给黑暗中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方向。虽然辛亥革命并不是他直接指挥的,但也正是他之前的努力铺垫,才成就了这场大事件。

没有他一直在高喊的“自由、平等、博爱”,说不定又成了一个太平天国,也就没有后来的民国诞生。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这段沉重的历史,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78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