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主食可能是水稻

频道:历史收集 日期: 浏览:729

48540923dd54564ec928f2c8cae53089d0584fbc[1].jpeg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根据考古发现,在二里头遗址中,已经五谷(稻、黍、稷、麦、菽)齐备,但二里头先民主要吃五谷之中的哪一个呢?

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埋藏在地下的粮食,如今早已碳化,与泥巴混在一起,但碳化粮食较轻会浮在水面,而泥土较重会沉入水底,因此可以通过“浮选法”区分碳化粮食与泥土,最终学者通过这种方式挑选出碳化粮食颗粒。以下是两次研究报告的数据,结论改写认知。

1999—2006年的二里头发掘报告:粟(稷)米数量是稻米的二倍,其他数量极少。

2019年,二里头各期的277个采样,最终统计结果为:稻14768粒,粟13883粒,黍2248粒。

统计可以确认: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同样的数量,后者重量是前者的8-17倍。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即夏朝人的主粮不是粟、黍、麦之类,而是源自南方的水稻。

640.jpg

夏朝吃稻米由来已久

在探寻夏朝的过程中,考古发现夏人早已吃稻米,不是二里头时期才吃。甚至,大禹治水可能也与水稻有关。

位于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出现不少东夷文化因素,考虑到历史上后羿代夏(太康失国),东夷人后羿一度取代夏朝,因此新砦遗址一般被认为夏朝早期都城,乃至就是夏启之都。针对新砦遗址,考古专家通过浮选法发现,该遗址稻米数量占比54.37%,明显也是主粮。

然而,针对郾城郝家台、叶县余庄、禹州瓦店等龙山到夏代的遗址,考古研究发现当时水稻与粟米共存,比如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先民,部分以水稻为主粮,部分以粟米为主粮。

总之,通过河南众多遗址考古,如今基本可以确认: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时期,整体还是以粟米为主,但稻米已经相当普及,其中都城型的新砦遗址、二里头以稻米为主。

因此,大禹治水的真相,可能在于排干沼泽用于种植水稻(治理九州之水,以当时生产力真的很难达到,但为种植水稻创造条件却可以达到),由此导致夏族实力剧增,后来新砦遗址、二里头遗址继续以水稻为主粮,其他遗址却至少不是以水稻为唯一主粮,也反证了这一点。夏人从新砦遗址迁徙到二里头,与二里头(伊水与洛水之间)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条件有关。

夏亡与伊洛竭的关系

5243fbf2b2119313f9c13c981f03a0dc90238ddb[1].png

相比于旱作粟米,水稻种植需要大量淡水,但伊洛都枯竭之后,二里头先民必然会爆发粮食危机。可以想象,当时手中无粮的夏人,必然人心惶惶、四散而飞,夏朝已无战斗力可言。

问题在于,既然伊洛枯竭之后,为何夏人不迁移,寻找新的沃土呢?原因很简单,当时神州一遍荒芜,而水稻种植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就必须兴修水利、改造沼泽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夏末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贵族阶层也不能放弃建设成熟的二里头,去其他不毛之地重新打拼。

更为严峻的是,夏末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干旱,持续时间很长,这一点可能让时人始料未及。根据史书记载,夏桀最后几年,爆发了一场大干旱,直到成汤建商之后,还干旱了七年。所谓商汤之汤,本义是热水,笔者怀疑商汤之名极有可能与当时的旱情有关。

从当时客观情况来看,持续数年的超级干旱,导致夏人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必然会削弱夏人的凝聚力、战斗力,甚至导致夏朝实力降到低谷,相反不是以水稻为主粮的商族却相对有利。最终,在这种情况之下,夏桀是昏君还是明君,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粮食危机已经决定了夏朝灭亡的命运,商汤也由此趁机灭夏。

所谓“前世之事,后事之师”,夏王朝灭亡过程中的粮食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要时刻警惕粮食问题,预防突变的气候等,至少要将主粮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且要能确保三五年的粮食需求,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由此才能从容应对风云变幻的全球局势。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