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
它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但是,你有没有曾想过:
未来50年到100年,
敦煌莫高窟,
这个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地方,
可能会消失。
当它被黄沙一点一点掩埋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
敦煌,现为甘肃省酒泉市下辖的县级市,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
关于敦煌的意思,最早见于东汉应邵注《汉书》:“敦,大也。煌,盛也。”
后来,唐朝李吉甫编《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记载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所以——“敦煌”就是盛大辉煌的意思。
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因此,敦煌不仅是孕育伟大艺术宝库的摇篮,更是四大文明汇流的中心。
莫高窟,最早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共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
根据史书记载,敦煌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传闻第一个开凿莫高窟的人是一位汉地来的和尚,乐尊和尚。
这从侧面为我们传递出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莫高窟虽然远在敦煌、远在西域边陲,但实际是一个以汉文化为传统造就的文化艺术宝库。
所以,虽然我们常说敦煌莫高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从西域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的第一站,但是,敦煌艺术的开端并不是在西域,更不是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而是在中国内地。
乐尊和尚在敦煌开凿了其历史上第一个石窟,从而开创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但是,现存最早的洞窟(编号268窟)不一定是乐尊开凿的。
莫高窟268窟
但是,它也能带领我们揭开敦煌莫高窟背后的秘密,搞明白莫高窟最早、最原始的功能是什么?
现存最早的洞窟268窟非常小,是在整个崖面的中间(上下左右都是在中间),这很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中”的偏好。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洞窟内,就藏着莫高窟发展千年的秘密:为什么后世朝代都会在此凿窟?从而形成了这一规模庞大的洞窟群。
现存最早的268窟开凿于北凉时期,北凉是东晋十六国的列国之一,传二世,从397年到439年,享国祚43年。
268窟的结构样式独特,在268窟的左右两侧各有2个“坐禅”用的小禅窟,这个小禅窟被著名画家张大千称为“耳室”。
268窟的小禅窟(耳室)
这种石窟结构样式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西域并没有类似的结构样式的先例,在印度的石窟也没有类似的样式。那么这种独特的样式结构是来源于哪里?肯定不可能是凭空捏造的。
国内的专家学者经过仔细研究比对,发现这种结构样式和四川乐山的东汉崖墓很像,这一发现可不得了。再次证明了敦煌莫高窟是以汉文化为传统造就的艺术宝库。
同时,专家学者进一步考古发现,原来石窟除了“供佛教信徒坐禅、修行、觉悟”外,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甚至这可能才是它最早、最原始的功能:那就是类似“崖墓”的功能,是迎接死者进入天国,让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
根据学者研究,北凉时期,敦煌人才真正开始信仰佛教,这个268窟正是呼应了当地人的一种精神需求而产生的。这种精神需求就是当时困扰敦煌人已久的问题:那就是人死了往何处去?
这个时候,佛教就告诉这些信众:去天国!去西方极乐世界!
因此在268窟的顶部绘有天国,在两壁绘有化生童子,这些就是迎接死者前往天国,让死者灵魂得到安息。
268窟顶部天国图案
死者灵魂得到安息了,就不会牵挂活着的人,就能真正达到“乐莫相思、苦莫相念”的效果。活着的人就能释怀,就能活得更长久。
所以,这一下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人的民俗、历史、精神等多方面的问题。
敦煌莫高窟也正是迎合了这种精神需求,解决了当地人的这种精神困扰才得以发展起来的。
因为,凿一个洞窟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物力,如果不是跟自己息息相关,是没有人会花这个钱的,但是“死者往生”这个需求,不分地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
所以,这才是敦煌莫高窟最早、最原始的功能。这也是敦煌莫高窟诞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但,这不应该只停留在文献研究,而应该普及给大众,让每个中国人发自内心认识到这些艺术瑰宝的价值,认识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如此,敦煌莫高窟才不是冰冷的石窟壁画,而是“活”着的跳动的艺术之花。
如此,就算有一天,敦煌莫高窟被黄沙掩埋,它也依然“活”着,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本文参考资料:宁强《西域·敦煌艺术发现之旅》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