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一把枪一发子弹的时间需要多久?在战时的大型兵工厂中平均下来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如果将时间持续一年,成千上万的大炮和坦克就可以从兵工厂中源源不断的开出来。而作为战争当中最基本单位的人则不是这样。一个人从他出生到成长为一个合格兵源至少要十七八年。而这么一个漫长的时间,不要是说造出多少飞机大炮了,就算是白手起家建立一个小有规模的海军都不成问题。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可以说出很多类似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等等诸多的因素。但我们不要忘记,人性的沦丧和对杀戮与战争的麻木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种族仇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最大祸根。在当时的大众看来,战争似乎是简单的,而且一切残忍的暴行都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能够爆发,甚至煽动战争的人还能够获得本国民众广泛支持。其原因和一战时期的士兵与民众心态是脱不开关系的。说句直白点的:干草堆已经堆好了,燃料也都淋上了,而纳粹德国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划一根火柴把它点燃罢了。
一、对死亡与杀戮完全丧失人类该有的情感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的士兵,都时时刻刻咬着死亡的尾巴,伴随着他们的是随时的丧命威胁。这种强大的压力,在当时甚至在战后都对对士兵们的心理都造成了极度深刻的影响。无数的证据表明,人类情感会在不断的杀戮中变得失度和麻木,他们会对任何人的死亡表现的无动于衷。凡尔登前线上的一位法国步兵谈到自己看到一同伴的尸体时,心里却毫无感触地说:“这种漠然也许就是作战者最好的心态。”长期的难以承受的压力与刺激最后造成了士兵们感情上的死亡。一位英国士兵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看到了一些可怕至极的场景,但大家的纪律性很强。大家都不把这些当回事,这一切就如正常现象一般。”
即使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战死,对当时的军官和士兵来说也是十分常见的,可以说他们已经彻底麻木了。一位农民出身的俄国军官在1915四月的日记中写道:“光是我这个排就已经换了几百人,换下去的所有人都是在战场上阵亡的。我在前线待了一年,对这种事情,根本不敢也不愿意去再想。”同样的记录在英军中也是不少:“那些因负重伤濒临死亡的人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送过来。面对此情此景和因此而产生的一切感情,你必须要咬牙控制自己坚持下去。”
一位参加了索姆河战役的列兵也曾写过:“战役的第一天我所属部队的损失殆尽,我们回去以后压根就没有点名,因为800人只剩下了20人,几乎没人可点。”一位英军下士的话可以说是更加的坦率:“我们死了好多人,可是抱歉地说,我从前线下来后却并不感到难过,我唯一的念头是:我再也不用担心伙食问题了,因为我可以因此直接拿到两个星期的口粮。”
这种麻木甚至冷酷的情绪甚至蔓延到了医疗队伍中。一位医疗队小队长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慢慢觉得我已经变得十分可怕了了,对于战场上那些破碎的尸体和面对那些哭嚎哀求但几乎没有生还希望的伤员我已经无动于衷,甚至连安慰的话都懒得去说了。”
不过在战争中也有比较符合人性的存在。以治军严格著称的俄国将军勃鲁西洛夫认为他的任务上级委派给他的进攻任务是艰难而痛苦的(虽然战役最终成功了)。大战打响后他不断地视察伤员和病患。他在家信中对妻子说:“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尸体,实话实说,看到了这一切后我的心情极为沉重。”1914年11月,《德国的矿工日报》上登载了一封读者来信,来信描述了一个维修武器的工人看到一个士兵残缺不全的尸体时所感到的惊恐。信中写到:“我总是在梦里梦见这个没有了头,肩膀上只剩下一团血肉模糊的步兵站在我的面,我睁眼闭眼都看得到,这太可怕了,我因此事几乎数月都没能正常睡眠。”
但是,人们对敌方的伤亡却很少表现出怜悯。柏林利用心理学研究所搜集到大量资料制定了他们的宣传核心即——“敌人就是纯粹的障碍,必须予以摧毁。”一位普鲁士士兵在1915年的一封家信中说:“我们正在变为野兽,我感觉这应该是一种病,并且我的同伴们也患上了这种病。我也感到了我的变化,也感觉到了身边所有人也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口径火炮和机枪是绝对的主角。1914到1917年。法军伤亡的3/4都是由炮火造成的。在当时以及战后的士兵们的各种回忆录日记和信件中都有体现——他们向着远处素不相识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开枪和投掷手榴弹。
跳进敌军战壕拼刺刀这样的近距离作战,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不常见。1917年春,西线德军的伤亡只有0.1%是由肉搏战而造成的,而76%的伤亡来自于火炮,剩下的是枪伤。
一位年轻的英军少校曾说过他对未来的事情根本就不愿意费心思去想,他说“我们在前线宰杀德国人是理所应当的。”另一个英国的士兵在1915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描述了他是如何一枪打死一个高举双手乞求饶命的德国年轻人的。他写到:“看着他向前扑倒的感觉真的是好极了。”
当然,也有某些人认为战争是一种合理的大清洗,虽然有死想法的人非常少。一位德军士兵听到宣战的消息后,在1915年初写给一个熟人的信中说:“如果战争能让祖国更加纯洁,把外国因素清除干净,那么一切的伤亡都是值得的。”而这位德国士兵,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
二、过于极端化的战时宣传及其恶果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并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战时宣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起到了煽动仇恨的巨大作。实际上,在战争开始之前,民众的仇恨情绪就被当时西欧各国的媒体和舆论煽动到了极点。战争打响后,战争的残暴和敌人的可怕又通过前线和后方的书信联络不断地被放大,民族仇视心态甚嚣尘上。交战各方的官方宣传都极力将敌人妖魔化、极力向作战部队和国内老百姓灌输民族仇恨思想。在这个方面上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广播敌方犯下的暴行(实际上他们自己的军队也一样暴行累累)。这种对敌人笼统刻板的描绘颇为有效。在普鲁士,一些思想上比较进步的上流人士都受到到了这种错误宣传的影响,他们虽然强烈反对本国的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德皇的专制。
但他们也相信斯拉夫人等民族是劣等民族的宣传,并且认为德国负有教化的责任的即——把文化和文明带到东方(这简直就和后来纳粹的想法如出一辙)。一个德国军官回忆说:“俄国就是由亚细亚大草原、沼泽地、和无数一片荒野所拼成的烂泥塘,没有一丝西欧的文化。”一个喜欢写诗的德军军官。是在1918年2月写道:
“可恶的俄军对自己国家的土地,
和对大自然肆意的破坏举目皆是。
这些似乎永远失去了的东西,
却在德国的文明之下重换生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的战争宣传和舆论控制成为了国家战争机器的组成部分。很多歧视性宣传甚至被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德国直接使用。
在宣传和舆论的控制之下。同样也是在战争的影响之下。大部分士兵认为战争就是简单地杀戮和被杀。当然,也有不少聪明的士兵是看透了战争本质的——没有什么比活下来更重要。一个意大利士兵曾在给妻子的信中说:“生命绝对是天赐的美味,我现在正在用我健康的牙齿细细的咀嚼它。”
在前线,士兵们长期伴随的除了死亡的威胁还有永远无法掩盖的恐惧,再加上对敌人近乎于妖魔化的宣传,自然就造成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听天由命。当然,士兵们也并非总是在火线上作战。尤其是在僵持的西线,平时派往前线的人都是少数的精英,大量的士兵都是在后方不停的接受训练和待命。不过一旦大规模战役爆发,那么所有人都必须冲进机枪和炮火坟场之中。
因此,每当接到大推进的通知后,士兵们的忧虑和恐惧便与日俱增。当真正开拔的时刻到来之时,有些人甚至害怕的尿裤子、有人表现得满不在乎。而且大量之前曾经经历过战斗的恐怖,从前线活着退下来的士兵干脆就对所有的进攻命令充耳不闻——他们带头拒绝跳出战壕(战壕里虽然肮脏,但是在一战中,战壕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冲锋,结果被指控为临阵脱逃或者怯战。有些人甚至因此直接被行刑队枪毙。
无论对于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大部分士兵都是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冲锋,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在发动进攻前,各国的部队都会给士兵供应大量的酒精(酒精含量浓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这里最普遍的就是伏特加。一位英国列兵回忆说:“我跳出战壕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就是想往前冲。”而且比起阵亡或者被行刑队枪决,士兵更加害怕严重的伤残。德国曾在战后的1920年系统的研究过战士的恐惧心理:“想象自己变成终身残废......足以使死亡相形之下下成为更好的结果。
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心理是大部分正常士兵根本不可能克服的,毕竟他们不是中世纪的骑士,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军事训练,十六七八就披着铠甲上战场,他们在参战之前只是普通的市民或农夫,对于现代武器的操作在系统的训练体系下3到4个月就可以完成,不过心态问题可没有这么简单。
1916年秋,沙皇俄国的军队发生了20多起哗变。前线士兵竟然对后方的哗变表示支持,并集体拒绝作战。勃鲁西洛夫攻势仅仅是短暂的成功,当胜利的喜悦褪去之后,士兵们又重新陷入消沉。家信中传来的消息又使他们注意到国内的生活条件正因为战争而每况愈下。1916年,沙俄的审查委员会主席通过分析大量的士兵家信而得出结论:从后方传输到前线的家信是造成士气低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同年的俄军就有报告指出——前线士兵中出现了要求实现和平甚至是无条件实现和平的呼声。
奥匈帝国的战争宣传可以说是一战所有参战国中最为失败的,因为它直接仿造普鲁士的战时宣传模式,完全不看自身情况。奥匈帝国有着“中欧怪物”之称,它是一个民族构成极端复杂的国家。奥匈帝国军队中的军官清一色的都是讲德语的奥地利和匈牙利军官,也有极少数的罗马尼亚军官。不过大量的普通士兵则是塞尔维亚人、捷克人甚至是意大利人等等等等。结果奥匈帝国的宣传机器却在大肆宣扬德意志人优越论,这明显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士兵们极端仇视那些讲着德语且行为蛮横的军官。而且最可怕的是,这种仇恨是带着种族有色眼镜的仇恨。
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一战当中表现十分中庸(说它差,那还真不能算差,但绝对不好)。这在很大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奥匈帝国官兵关系糟糕程度简直史无前例,很多奥匈帝国的军官不是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反而是被自己的士兵活活坑死的。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提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捷克士兵和波兰士兵直接明目张胆的开小差,而且是荷枪实弹的开小差——军官和行刑队在这些一线部队士兵的面前就是摆设(敢管那就直接开枪,反正你们也不拿斯拉夫裔当人看了)。奥匈帝国直到战败前夕都在舆论上大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这根本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结语
大规模的战争所比拼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经济实力亦或是什么先进的武器。普鲁士发动的迈克尔攻势直接在看似牢不可破的西线战场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普鲁士军队进攻的主力是精锐的暴风突击队以及普军参谋部周密详细的作战计划,而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
后续的普鲁士军队在撕开口子后大量进入法国后方,兵锋直逼重镇亚眠。要知道当时的英法把全国的兵力都扔到西线去打堑壕战了,后方城市基本属于真空状态。普鲁士是第一批把军队开到亚眠的。然而,当时的前线部队竟然直接无视占领毫无防备的市区的命令。而是在城市周边边大肆的烧杀抢掠,当上级指挥官得知此事后异常愤怒,但是得到的回复竟然是:“比起占领市区,周边的乡村更利于搜集战利品和军需物资。”毫无人性的战争和极端的宣传,已经侵蚀了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让他们从士兵变成了土匪。
趁着普鲁士军队大肆抢劫的功夫,英法联军则把军队从西线调回了后方并且连战壕铁丝网都架好了。最后亚眠战役以普鲁士军队的惨败而告终,这直接导致迈克尔攻势的失败,普鲁士丧失了它赢得战争的最后希望。
参考文献:
Careers and controversy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种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照研究
0 留言